【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安置性評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個人淺見,安置性評量 與 預備性評量 仍有一些不同,說明如下: 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   在教學之前,教師須回答兩個主要問題:   1.學生具備學習所必要的基本技能和知識的程度如何?2.學生精熟預定教學內容的程度如何?   欲獲得上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須實施預備性評量(readiness evaluation)。此評量是在單元教學開始之前實施,評量內容包括要成功學習預定的教學所必要的基本技巧和起點行為,例如在學習算術四則運算之前,學生是否已具備加減乘除的觀念。   欲獲得上述第二個問題的答案,須實施安置性評量。此評量的目的在確定學生已精熟多少預定教學的內容。若精熟了,則須調整教學計畫,或鼓勵學生跳過本單元,或將學生安置在一個較高層次的學習班級中。     (參考資料:教概陳嘉陽五版下冊p.117) 另外,在比較兩者不同時所看到的題目和解釋,提供參考:   (C)若以教學評量的目的來區分測驗種類,可分為 1.形成性評量、2.安置性評量、3.預備性評量、4.總結性評量、5.診斷性評量,其中屬於「教學前」進行的是哪兩種?  (A) 13  (B) 35  (C) 23      (D) 45   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開學之初,難度適中,主要功能編班或分組。涵蓋較廣的內容抽樣   預備性評量(readiness evaluation) :教學實施前,了解"起點行為"(key word) 難度0.65以上,計分採標準參照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