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德行論與孔子的關聯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從中庸之道著眼的話,亞理斯多德闡述了人有三性:動物、植物、理智。 孔子也闡述了三種不同的人性:狂音、狷音、中行(中庸)。 理智可以抑制動物、植物之性,達到正確觀念並執行的正確(以中庸來說:不偏不倚)的道德行為。 孔子曾說顏回不以利益為驅使,舜治理國家也是百般取其不偏不倚,都是一種理智抑制另外兩種性的表現。   另外,關於義務論:儒家重知行合一,義務論只重動機而輕行為。 相對於規範倫理注重行為的原則,德性論(Virtue Ethics)強調的是行為者要有某些特質,換句話說,道德判斷是一個人依照他的某些良好品質人格去做選擇,實踐道德上應該做的事,不僅是符合眾人的期盼,更重要的是培養個人的人格。 但是義務論有幾個明顯的問題。雖然我們會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是人都應該會這麼做」,可是我們行為的出發點通常是為了滿足情感需求,而不是理性需求,所以無法普遍化的例外情況反而容易常常被實行。而且我們實踐行為在乎的是能不能符合眾人期望的「明智抉擇」,不見得是我們真心認為這件事就是要這麼做才對,因此在行動時專注的是行為能否達成預期目標,而不會同時去注意到那些被當成工具的人是否有被我們尊重。   《中庸之道》 凡人做事只要做到不侷不倚,近情近理,就會合乎中庸之道。 這是人人都可明白也可做到的道理,但有時也會是極高明精致的哲學,所以《中庸》篇也說:「極高明而道中庸。」 孔子曾經提出過三種性格的人來發揮何謂「中庸之德」: 他社會上有三種不同生活態度的人,一種是狂音,一種是狷音,又一種是中行。 1.狂音的生活態度是進取的,嫉惡如仇,但易流於偏激,甚至為達目的不揮手段。 2.狷音的生活態度是退隱的,不甘於同流合污,但易流於消極,甚或志氣低沉。 3.中行的人則能折衷於二音之間,合二音之長,既不猛進,也不退縮,既不消極,也不偏激,經常保持著一種中立不倚,進可堅持正義,退可抵制邪惡的一種生活態度。 孔子是這樣說的:「回之為人也,揮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意思是說,顏回這個人,只要選擇了中庸的道路,知道一種好的事物和道理﹒他便會兢兢業業地牢記於心,身體力行而永遠不會放棄它的。行為要合中庸之道,得有一個重要的價值認同為基礎,這就是揮『善而固執』,否則就容易受*外界..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