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自我形成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顧里的「鏡中形象」理論   社會學家(C.H.Cooley) 提出「鏡中的我」觀念發展,他認為鏡中的我有三部份,我們認為別人怎樣看待我們,我們想像他們如何判斷他們所看到的;以及我們對那些判斷有怎樣的感受。是透過社會化的過程。兒童經由與其他人的互動,而意識到別人對他的態度, 形成他的「自我」印象。人們在小的時候已開始感覺到父母和他人的評估,從他們的眼中,說話裏尋求出自已的影像,如父母說他很乘巧與自已連結,自已是乘的,因此應有乘巧的行為。顧里深信,一個人的自我形象與自我觀念的建立,皆須靠他人協助,從他人反應中學習來,有了社會的鏡子,始有自我觀念的確立。 .米德自我概念理論  1.核心概念 主我、客我   社會學家米德(G.H.Mead)對自我的形成,建構了豐富的理論。影響較為深遠的包括「概括化他人」、「主我」和「客我」。   「概括化他人」的概念,是說明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個人會對某一特定的他人做反應。個人從特定的他人學習其語言、行為。自我認知可溯自嬰兒與母親的互動,接著學會說話、做遊戲,而父母等也就成為模倣的重要他人。   「主我」是自發和創造的部分。是主觀的自我或思想和行動的原動力。「客我」是客觀的自我,為主我和其他人觀察、回應及評估的部份;「客我」是由社會期望和需求,以及他人社會態度組織而成,常優先考慮他人的意見。米德認為如果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人所屬的團體,其社會方式是嚴格的,則客我支配主我; 個人的「個性」逐漸消失,但是在一個鬆散而較無限制的環境內,「主我」的影響力則較強。 .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理論 1.核心概念:本我、自我、超我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Freud)則把「我」區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等三部分。「本我」代表本能的需要,總是尋求自我的滿足快樂。這是人性的非社會化部分。「超我」即為社會所共同信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觀念。「自我」即屬個人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折衷,所表現出來的「我」。   「本我」代表本能的需要,總是尋求自我的滿足快樂。這是人性的非社會化部分,本我大多屬潛意識,主要遵循「快樂原則」,想要時,就一定要得到。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嬰兒就於本我,它完全是一系列要求立即滿足的生物需求;這些需求不完全被接受,因為會受到社會生活與現實的限制。   「超我」即為社會所共同信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觀念,和我們所談的良心相當近似,超我最早是由父母規定與命令形成,隨著年齡成長,個體受到更多的社會影響,因而超我的成分也隨之增加。「自我」即屬個人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折衷,所表現出來的「我」。   「本我」常與「超我」作戰,由「自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