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不管風從哪個方向吹來,只要懂得如何運用,懂得如何操縱帆船,就能運用風向到達目的地
89
(8 分45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國立屏東大學_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模擬測驗_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11965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為讓學生學好英語,學校在校園樓梯臺階和牆上張貼英語單字和圖像,營造英語學習情境。此作法屬於下列哪一課程類型?
(A)顯著課程
(B)潛在課程
(C)正式課程
(D)空無課程


2(D).

2. 鄭老師和夥伴教師共同備課時,發現自己隨性地配合學校運動會指定作文題目,似乎沒有依據既定的課程綱要來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鄭老師的情況反映哪兩種課程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知覺課程
(B)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C)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D)正式課程和運作課程


3(C).
X


3. 根據班克斯(J. Banks)多元文化課程的論點,下列何者屬於多元文化「貢獻取向」的 課程設計模式?
(A)在婦幼節時,介紹各族群傑出婦女的生平事蹟
(B)在社會課中,引導學生從不同族群觀點探討臺灣的開發問題
(C)引導學生討論報紙對族群報導的偏失,並寫信給報社要求改進
(D)在藝術與人文課程中搭配多元文化週活動,讓學生欣賞各種族群服飾


4(C).

4. 教師手冊的教材地位分析大多會標示學生先前學過什麼、現在要學什麼、未來要學什麼。各單元的內容雖然部分相似、部分重複,不過範圍逐漸擴大,難度漸次提高。 這屬於下列何種課程類型?
(A)融合課程
(B)相關課程
(C)螺旋課程
(D)核心課程


5(C).
X


5. 陳老師在規劃教學時,先確定學生要達到的預期終點目標,再決定用什麼證據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最後計劃學生的學習經驗並擬定教學活動。陳老師的教學規劃程序屬於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
(A)動機模式(ARCS)
(B)線性模式(ASSURE)
(C)問題導向模式(PBL)
(D)逆向設計模式(UbD)


6(C).

6. 盧老師想從數學社群所發展的題庫,編輯一份試卷來篩選適合參加數學競試的學生。在相同的評量目標下,哪一試題比較符合他的測驗目的?
(A)甲:高分組 50%答對,低分組 30%答對
(B)乙:高分組 30%答對,低分組 50%答對
(C)丙:高分組 60%答對,低分組 20%答對
(D)丁:高分組 60%答對,低分組 60%答對


7(B).

7. 學校邀請兩位校外專家與校內教師團隊共同進行課程評鑑,以檢視校本課程達成預定目標的程度。此課程評鑑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A)依據目標的評鑑、外部評鑑
(B)依據目標的評鑑、機構自我評鑑
(C)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外部評鑑
(D)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機構自我評鑑


8(D).

8. 根據古德拉(J. Goodlad)的課程運作層次主張,下列哪一項說法正確?
(A)教師進行教科書解讀的歷程屬於「運作課程」
(B)學生在課堂上實際學到的內容屬於「知覺課程」
(C)教師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屬於「經驗課程」
(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屬於「正式課程」


9(A).

9. 下列哪一種課程評鑑模式乃基於人本主義,強調藝術理念在課程上的運用,對教育生活進行豐富或質性的描述?
(A)鑑賞模式
(B)差距模式
(C)CIPP 模式
(D)關連性模式


10(C).

10. 張老師為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先示範如何從課文提出字義性、預測性和推論性的問題,再由學生模仿他的提問方式,培養學生閱讀時能獨立提問並參與小組討論。 張老師採行的是哪一種教學法?
(A)概念獲得法
(B)精熟教學法
(C)交互教學法
(D)發表教學法


11(D).

11. 六年級的小莉,第一次段考全班同學的各科成績均呈現常態分配。全班的國語成績平均 85 分,標準差 3 分;全班數學成績平均 70 分,標準差 4 分。小莉的國語成績 為 88 分,數學成績為 76 分。請問,小莉成績的團體相對地位最符合下列哪一選項?
(A)兩科表現一樣
(B)兩科無法比較
(C)國語表現較好
(D)數學表現較好


12(D).

12. 為因應臺灣的食安問題,王老師在教學時強調「選擇營養的食物,而非選擇便宜的食品。」此目標符合情意領域目標分類的哪一個層次?
(A)反應(responding)
(B)形成品格(characterization)
(C)價值評定(valuing)
(D)價值組織(organization)


13(B).

13. 下列有關評量之敘述何者正確?
(A)動態評量主要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
(B)檔案評量可用來檢視學生的學習進步情形
(C)常模參照評量的通過標準通常是事先設定的
(D)效標參照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


14(C).

14. 某校課程發展步驟為:分析學校的內外在條件、訂定課程目標、規劃課程、實施課程、進行課程評鑑與回饋。下列何者為該校採用的課程發展模式?
(A)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B)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C)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
(D)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


15(A).

15. 盧老師以「無照騎車遭撞」實例,讓學生討論分析事件責任人、責任歸屬及責任後果,並提出事故發生的應對方法。此教學設計最能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哪一項核心素養?
(A)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C)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D)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16(D).

16. 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實施要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為尊重教師課程教學的專業自主性,家長不宜參觀老師授課
(B)每位教師每學年應至少公開授課一次,藉此評鑑教師的教學成效
(C)對於教師自編教材,應尊重老師專業自主決定,無須送交學校審查
(D)學校課程計畫應陳報主管機關備查,並以書面或網站向學生與家長說明


17(D).

17. 某師資培育中心所規劃的實地學習課程與史懷哲專業服務活動,期待學生在過程中培養教育愛,內化服務社會的態度與行為。此屬於情意領域目標的哪一個層級?
(A)接受
(B)反應
(C)評價
(D)品格化


18(A).

18. 四位老師在編製考卷前,針對選擇題命題原則進行討論。請問,下列哪位老師的看法有誤?
(A)趙老師:各題的選項數目要有變化,不要一成不變
(B)錢老師:題幹敘述要力求完整,不要有語氣未完的感覺
(C)孫老師:選項中若有共同的文字,宜把它們移到題幹中
(D)李老師:儘量避免有「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的選項


19(B).

19. 教師採用「活動分析法」編製教材時,先分析兒童學習經驗與活動,再將學習活動次分為較小的活動單元,然後設定課程目標,最後選擇合乎學校情境的適切目標。 此屬於下列何種取向的課程理念?
(A)專業主義取向
(B)科技主義取向
(C)經驗主義取向
(D)建構主義取向


20(A).

20. 下列哪一種學習策略較無助於長期記憶?
(A)學生在上課前,先將課本內容快速瀏覽一遍
(B)學生將課本中的概念,組織成樹狀圖筆記
(C)學生將所學內容與自身經驗相結合
(D)學生利用週末,回顧一週所學的內容和要點


21(A).
X


21. 英文課要複習現在式、過去式及未來式。教師讓每六位學生組成一小組,要求 1 號 與 2 號同學共同負責精熟「現在式」,3 號與 4 號同學共同負責精熟「過去式」,5 號與 6 號同學共同負責精熟「未來式」;之後,再教導另外 4 人。請問,此一作法 較符合哪一種合作學習策略?
(A)共同學習法
(B)配對學習法
(C)拼圖法簡式
(D)團體探究法


22(A).

22. 下列關於英語文課程的敘述,何者符合課程設計中的「繼續性(continuity)」原則?
(A)單元內容包含先前單元的單字和句型
(B)將課文中的主題連結其他學科的內容
(C)每單元都包含聽、說、讀、寫的技能
(D)單元內容編排從單字、句型再到篇章


23(B).

23. 小華在訂定段考的複習計畫時,針對自己較弱的數學科選擇投入比較長的時間準備, 而安排比較短的時間複習自己較強的社會科。此行為屬於哪一種知識類型之運用?
(A)事實性知識
(B)後設認知知識
(C)程序性知識
(D)概念性知識


24(C).

24. 晴空國小負責辦理全國國小學童美術比賽,收到 5000 張畫作,張老師負責評分的業務。下列何種評分方式最能挑選出優秀作品?
(A)依照檢核表(checklist)採整體性的計分
(B)依據檢核表(checklist)進行分析性計分
(C)依照評分規準(rubrics)採分析性的計分
(D)選出不同等級的作品作為評分參照依據


25(B).

25. 教師自編教材時,有關難易度的考量,下列何者有誤?
(A)國小學生多處於具體運思期,教材編寫應與實際生活關聯
(B)教材文本應該減少圖表或例子,以降低閱讀量
(C)教學目標或主題數量應加以控制,避免超過學生的認知負荷
(D)教材內容不能一味追求簡化,仍然應該具備一定程度的挑戰性


26(A).
X


參、綜合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4-8 題。
近來媒體報導細懸浮微粒(PM 2.5)造成空氣汙染,危害身體健康,同樣是教「健康與體育領域」的王老師與林老師面對此一問題,各有不同的做法。王老師在原有的課程中增加「空汙議題」的探討,教導學生如何測量空氣汙染並判斷該升何種空汙旗、何時該戴口罩。林老師想設計一份「我們的環境」全新的課程,帶領學生透過發現環境污染問題、選擇與界定問題、建立假設、蒐集及分析資料並提出解決策略等歷程,引導學生學習。

【題組】4. 王老師的教學屬於何種課程設計取向?(2 分)
(A)學科取向
(B)學生取向
(C)社會適應取向
(D)社會重建取向


27(C).
X


【題組】5. 林老師的教學屬於何種課程設計取向?(2 分)
(A)學科取向
(B)學生取向
(C)社會適應取向
(D)社會重建取向


28(B).
X


【題組】6. 王老師的課程實施觀偏向下列何者? (2 分)
(A)忠實觀
(B)調適觀
(C)締造觀
(D)統整觀


29(C).
X


【題組】7. 林老師的課程實施觀偏向下列何者? (2 分)
(A)忠實觀
(B)調適觀
(C)締造觀
(D)統整觀


【非選題】
貳、問答題
1. 國小學生學科表現在班級中有雙峰化現象,有的學生在老師上課前就具備相關能力或者反應較快,學習能力佳;有的學生卻能力低落,反應較慢,學習有困難。針對學習能力佳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運用「差異化教學」的策略,提升其學習成效。

【題組】(1)請說明什麼是「差異化教學」?


【非選題】
【題組】(2)請針對上述兩類學生各寫出 2 項教學策略。

【非選題】
2. 試從「對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of learning)」、「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以及「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三種評量的觀點,說明評量與學習的關係,並各舉一個應用的實例。(10 分)

【非選題】
3. 12 年國教改革強調素養導向教學,請簡要說明「素養導向教學」的特徵 3 項, 並以數學領域的某一單元教學為例,提出 2 點合乎素養導向教學的設計?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9-10 題。
郭老師發現學生在學習社會領域課程時,常只停留在某一事件的名詞、地點、年代或片段事實的認識,不易掌握整體現象發生的社會、文化與經濟脈絡,以做出意義詮釋與價值判斷,甚至付諸行動。因此在進行外籍移工議題的教學時,他打算藉由外籍移工遭受歧視的新聞案例和個案訪談影片,透過提問設計發展學生對該議題更高層次思考與學習。
66347bf6ebffd.jpg


【題組】9. 上述情境中,學生一開始將重點放在哪一種知識的學習?(2 分)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條件性知識
(D)操作性知識


【非選題】
【題組】10. 郭老師想依據安德森等人(L. Anderson et al.)所修訂的認知領域目標層次,設計不同 目標層次的提問,如下表所示。請協助他完成理解、分析、評鑑和創造四個層次各 一項提問設計(在答案卷中標註 A、B、C、D 並寫出答案)。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國立屏東大學_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模擬測驗_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119657-阿摩線上測驗

100006038486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9分